公司咨询热线:400-0479-100
销售技术热线:400-0479-200

马巴贝斯虫病

1.jpg2.jpg


马巴贝斯虫病

马巴贝斯虫病(又称马梨形虫病)是由巴贝斯科的原虫引起的。其病原有两种,一种是驽巴贝斯虫(旧称马焦虫)另一种是马巴贝斯(又呈马纳塔焦虫)两者所致的疾病总称为马的巴贝斯虫病。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。以高热、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症状。
病原学和流行病学
马巴贝斯虫为小型虫体,长度不超过红细胞半径。呈圆形、椭圆形、单梨形、阿米巴形、钉子形、逗点形、短杆形等多种形态。典型的形状为四个梨形虫体以尖端相连成十字形,红细胞的染虫率达50%~60%。主要的传播者是蜱。


3.png





蜱传播本病为经卵传递给蜱的下一代,形成子包子,侵入幼蜱唾液中,随着蜱的吸血浆病原注入动物,染病母马也可经胎盘传递给驹。发病期为3~6月。本病的发生与蜱的生存和马匹的饲养管理方式有密切的关系。马耐过巴贝斯虫后,带虫免疫可长达7年之久,但免疫力随着时间的进展而逐渐下降。
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7~21天。病初体温升高,精神沉郁,食欲减退,流泪,眼睑水肿。出现明显的贫血和黄疸,血红蛋白尿。病后期常发生便秘后来变为腹泻。病马四肢和腹下发生水肿,后腿麻痹。在结膜、鼻腔、口腔黏膜上出现出血点。病畜迅速消瘦和虚弱。病程一般为7~12天,病死率通常不超过10%,有时可达50%。

6.png


病理变化
尸体消瘦、黄疸、贫血和水肿。心包和体腔积水;脂肪变为胶胨样,并黄染;脾肿大,软化,髓质呈暗红色;淋巴结肿大;肝肿大,褐黄色,肝小叶中央呈黄色,边缘带黄绿色;肾呈黄白色,肠黏膜和胃黏膜有红色条纹。
诊断
根据临床症状、流行病学资料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。采静脉血,做涂血片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,检查虫体以确诊。还可用补体结合试验、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进行诊断。

8.png


防治
搞好环境卫生,做好灭蜱工作,严重病例扑杀。有治疗价值的患病动物,隔离治疗。
①三氮脒,按3~4mg/kg体重,配成5%溶液,深部肌肉注射。
②黄色素,按3~4mg/kg体重,配成0.5%溶液,静脉注射。
③咪唑苯脲,按2~4mg/kg体重,配成1%溶液,1次皮下或肌肉注射。

11.png



会员登录
登录
留言
回到顶部